薛飒黑眸微眯,定定的看着这出言挑衅的小姑娘。
老和尚也有点无措,连忙道:「贫僧没提薛爷的身分。」这可是薛飒交代的,就怕有些人藉由关心之名过来攀附关系,徒增困扰。
「相爷?」叶氏母女等人的惊愕声也同时响起。
大庆皇朝有个年轻皇帝,上位时,先皇同时指派更为年轻的薛飒为丞相,辅佐国事。
传言,年轻首辅小皇帝七岁,因性格刚正淡漠,与年轻皇帝时有磨擦,君臣相当不和,不过,多年辅国却是贤名远播。
在场的叶氏虽领有诰命,也曾进宫,但多是觐见太后,对名满天下的年轻首辅还真是没见过,可是五丫头又是怎么认识他的?
不只叶氏的眼神惊奇,饶是杜月铮沉稳,也忍不住脱口问:「小五,你怎么知道的?」
杜月钧糗了,看来得撒谎了,好在这几个月来,她不似深闺女子,不仅往长春药铺坐堂看诊,西郊山坡也是满山跑,她点点鼻子,俏皮的道:「我不是每两三天都得出府吗,一回上街,瞧过薛大人一眼,那天人之姿让很多人驻足,我忍不住也靠过去,看一眼便记得了。」
她边说还不忘捧捧相爷大人。
薛飒明显对姊妹俩的对谈没兴趣,面无表情的向老和尚点个头,再向叶氏、叶月铮礼貌点头,转身就要回屋内。
被刻意忽略的某人就不太开心了,她提起裙摆,快走几步,绕到薛飒面前,仰起头,「大人做人不厚道,我有心帮你,你怎么就走了呢?我母亲是外祖父手把手教的医术,我母亲又仅有我一个女儿,亦是从小教授我医术,我连字还不会写几个时就已快认了人体穴道,母亲说了,我天分极高,是柳家百年难得一见的医药天才,本身又勤勉好学……」
「咳咳咳——」
叶氏听不下去,不得不咳嗽几声暗示她停嘴,哪有姑娘家这么自吹自擂,毫无矜持的?
杜月铮脸红红的,若不是平时稳重,窘得都想拉着妹妹走了。
但身后银心等三名仆从可是憋不住,又怕笑出声来,只能紧紧抿着唇,但抖个不停的身形还是让杜月钧分神斜看一眼,就担心三人憋笑得内伤。
「大伯母,大人不放心,我总得让他知道我真有两把刷子。」杜月钧可委屈的呢,她眨着那双美眸看着薛飒,「大人的人下山去找大夫,你我皆知这一来一往可是要耗费一天的功夫,里面的病患能等那么久吗?」
像在呼应她的话,屋内传来此起彼落的幼儿哭闹声。
一名头发花白的老嬷嬷快步出来,脸色焦急,「大人,小少爷跟小小姐都哭得满身发红,老奴跟秦嬷嬷不知该怎么办啊,连在另一室的崔大夫也高烧昏睡不醒,叫不起来。」
薛飒抿紧唇,看着眼前不动还瞪着自己的软萌包子,「那就烦请姑娘跟我进屋。」
「崔大夫也发烧?」杜月钧喃喃低语,但话里对崔大夫的熟悉令薛飒不由得侧目。
她也认识崔大夫?
此时杜月钧已回过神,不忘交代叶氏母女先回厢房休息,只留下银心跟在一旁,屋里至少有三人在发烧呢,这一看诊可不知要看到什么时候。
杜月铮看着妹妹快步跟着薛飒入屋,再与母亲交换一下目光。
「那孩子哪来的胆子?」叶氏摇摇头,还是一脸的难以置信。
杜月铮明白母亲之意,先不论医不医人,薛飒整个人就带着一股冰冷刚硬及一丝不苟的气息,她几度想开口却被其目光所震慑,不自觉的打哆嗦,久久开不了口,但妹妹却能直视他,一股脑儿的赞美自己不说,还批评他为人不厚道?
妹妹的个性变化太大,但平心而论,她比较喜欢大多将时间用在钻研医术,跟三婶捣药丸、晒药材的妹妹。
第一章 大夫是个小财迷(2)
杜月钧一入格扇打开、光线通明的屋内,就见床上躺着一对昏沉哭泣的龙凤胎,一旁还有一名约四十的老嬷嬷不时的拧着湿毛巾放在他们的额头上降温。
忙得焦头烂额的秦嬷嬷一见主子带个十三、四岁娇憨漂亮的姑娘进来时,不由得一愣,放在凉水里的手都忘了抽起来。
薛飒蹙眉,大步越过杜月钧就在床边坐下,两道剑眉拢得更紧。
见状,杜月钧立即轻咳两声,在他面无表情看向她时,她指指他坐的位置,示意他起身。
他抿紧薄唇,沉默起身,就见她走过来,在他起来的位置坐下,双手温柔的贴上两个孩子的额际,探探温度。
烫!她漂亮的眉毛微蹙,两个脸赤唇红的孩子承继薛飒的五官,她略微思索,他们现在应该四岁,但看来竟如此瘦小。
就她重生前所知,这对龙凤胎原本就不是健康的孩子,生母体弱,产下两个娃儿就难产离世,娃儿自出生后就有不足体虚之症,一直是药罐子。
室内除了孩子偶而发出的低泣声,再无其他声音。
薛飒的目光全在少女身上,她一个未及笄的丫头,明眸中的温柔几乎满溢,虽然说不应该,但她的确吸引了他的目光,而下一杪,她神情略变,灵活慧黠的双眸变得一片沉静,白葱似的玉指就落在孩子瘦弱的手腕上把脉。
生病中的孩子并不合作,几度甩手挣脱,但她仍一次次重新把脉,神情上竟无半点烦躁或不耐,至此,他对她刮目相看。
杜月钧轻柔的掀了孩子眼皮,又小心的捏着下巴,让孩子开口,就见口腔内有白屑状物,确定病症,她轻轻拍着孩子的胸口安抚情绪,「两个孩子得的是鹅口疮,常见于禀赋不足、体质虚弱的孩子,因心脾积热熏发于口。」
她抬头看他,他面色淡漠的凝望她。
「除了这个外,大人的两个孩子原就有心血不足症,病原从娘胎里带出,先天不足,没力气虚,所以心悸胸闷有瘀滞,得长期精心调养。」
孩子在昏沉中扁了扁嘴,抽抽噎噎的哭着,一声声皆让她揪心。
「崔大夫是随行大夫,长年给薛府看诊,就心血不足症,与你说的无异。」他口气冷淡,但看向她的目光已然不同。
两个婆子更是诧异,没想到这个看来娇滴滴的小美人儿竟会医术。
「如今,先清热解毒治鹅口疮,健脾祛邪。」她见另一旁的桌上已备好笔墨纸砚,她随即起身,走过去坐下,很快写下一帖清热癒疮的药方,里头包含了黄柏、升麻、甘草、黄岑、黄连等药材,「既有随行大夫就备有惯用及常用药材,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连服三剂即可。」她放下狼毫,抬头看着薛飒。
他明白她的意思,「药方给我,崔大夫有随行药童,由他抓药熬汤便成。」
她点点头,吹了吹墨汁未乾的药方,递给他。
他接过手,诧异的眸光一闪而过,出乎意外的,她竟写得一手好字。
薛飒随即示意她再跟他往右厢房走,就见一名十二、三岁的清秀小厮正快步往他们跑来。
「大人,我家老大夫挣扎着要过来给小主子们把脉,但他根本走不动……」
「你照这药方抓药熬药,别弄错了,赶紧给小主子们喝下。」薛飒将手上那张药方交给雁一。
雁一眼睛一亮,拿着药方就跑,但又想到一件事,急停脚步回头,「大人,大夫在哪里?也替我家老大夫看看,他烧得烫人啊。」
「你快去煎药,你家老大夫,我会看的。」杜月钧娇声催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