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手机站 > 红妆俊仵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白天 黑夜

第 28 页

 

  陶知行也并非在等他的阻止,因为,这是唯一能保住日阳姑娘的方式,也是唯一不让陈大人得逞的方式。

  大人心中有过一丝犹豫,有过制止念头,便够了;就算一开始这便是场利用,或者下一刻他有了别的想法,也无所谓,也不枉两人相识一场。

  陶知行仰起脸蛋,不看大人,伸手拉下头上的头巾,解开了发束。

  霎时,黑发如瀑,倾泻而下。



  再怎么宜男宜女之相,放下了长发,还是显出了女人特有的娇柔;尤其前发盖了那双朗眉,一双墨黑眸子更显水盈。

  堂上静默一片,黄大人与师爷更是傻楞着,一句话也说不出。

  陶知行不再看任何人,眼底只有高挂的明镜高悬四字。她拱手低头说道:“小的出身日江陶家,自幼钻研检验之道,任过潮声、回隆、添社、香山、乌南、尖水、福平七县仵作,足踏泱、宁、靖、肃、泉五州,若论资历,当不输贵县仵作。而依律例,两县会审,当以案发地之检验为准,日后有主审更换、验尸疑义等情事,理当重验大体;重验时须得首验仵作与接验仵作共议,并共同检视录入原尸帐之伤,确认无误后方能交接。”

  师爷瞪着她的头头是道。一个仵作竟敢如此以下犯上,质疑公堂中的裁决,只要他开口,便能将她问罪。他讶异于她的字字铿锵,没有一点惧怕,更惊讶于那一头乌丝、那张清丽容颜。

  福平县的仵作是个女人。

  这事陈大人知道吗?贾立回报过吗?江兰舟将此事隐瞒至今,是想在这关键时刻给他等重重一击?



  江兰舟也瞅着陶知行,那一头长发如缎如丝,散在她肩上胸前。

  自古束发是礼。皇家、官家、商家小姐发间珠饰、金饰缠绕;武家、农家女子长发高束;青楼女子如日阳,长发半泻半系,是平添妩媚;而一般平民虽用不起昂贵一发带、簪花,也当以花布木簪系发……一个女人如何能披头散发见人?

  做为仵作已够为人轻贱,如今公堂之上,她道出过往长年待在全是男人的衙门里,又在众目睽睽之下揭了头巾,任发披肩,世人又当如何看她?

  然而,他能说自己没有料想到她会有此举动吗?江兰舟自问,却无法坦然自答。

  陶知行脸上没有太多的表情,眼角余光瞥见众人各自投来不同的目光,她无心去猜,在他们眼中她看来是如何低贱轻浮、如何不知自重、如何可笑可悲。她心中清明,此举不为他人,只是她一个人的执着;太远的事物她管不着,可此尸在她手中验过,眼前有人要胡乱摆弄,污了大体,她是万万不允的。

  正如大人所希望的,无关乎日阳姑娘与他,只是这身为陶氏仵作的一点骄傲,她不能退让。

  堂上黄大人与师爷迟迟不语,陶知行眉间一凝,取出腰间随身带着的检验器具,松开结摊开布包,也抖出当中一块竹牌。她道:“陶氏一门,皆已缴了仵作籍牌,换了商籍;小的原定后年舂天销籍从商,眼下依律仍为仵作。籍牌在此,黄大人自可过目详查。至于小的究竟是男是女,大人若有疑虑,自可请坐婆相验。”

  黄大人一口气梗着,两眼瞪得有如铜铃般大。

  陶知行双手在前,伏地行了磕头大礼,扬声道:“小的恭请大人与闲杂人等一同退堂,让小的依律验尸。”

  没有太多情绪的声音敲响了堂中,那时,夕日已西沉,天色一片黑。

  江兰舟的眼无法从她卑微的姿态上移开,映在眼底那黑缎般的长发从肩上背上滑下,落在了湿润的石板地,几绺发丝正巧落进混着血水与尸水的石缝间。

  过了很久很久,夜风拂来,吹来阴阴寒气,黄大人傻楞颓然地吐出几个字;而一直到那一刻前,陶知行点地的鼻头,没有移动过。

  齐玉县采花贼的案子最后如何发展,陶知行没留意。

  她尽力护过日阳姑娘尸身,也仔细检验过,录进尸帐里的一字一句皆有根据;她无愧于天地。

  至于到了公堂上,该怎么判,这些已非仵作能过问。

  很好,很圆满,不是?

  她已能回到从前,心无旁鹜,且知天命……

  暮秋的晚风拂来,将几绺束在脑后的长发带到颊边,陶知行轻轻拨开。

  就要入冬了。

  听说福平的冬日长,雪落得多,一入深冬,遍地白雪如云,很是美丽。见过了这院中的春夏秋,自然也期待覆上白雪后的景色。

  回廊下的窗边,她继续发呆。

  日头东升西落,回过神来时,天色已暗。小仆在廊下点灯后退去,她想,就如昨夜、前夜、大前夜,在此待到夜深,或待到日出吧,反正福平县衙闲着,反正送去了大人书房的案帐没一本回来……

  可……大人何必故意不回她的案帐呢?有案时验尸,无案时审帐,这不是她来此的目的吗?现在的她,除了发傻,还有何事可以消磨时光?

  脑中冒出疑问,也并不是非要得到答案不可,只是随意想想,任疑问来了又去。陶知行趴在了窗棂,穿过窗花,看着另一头小石盆中,等着水面映出月光。

  远处,一道人影望着她许久。

  江兰舟总在入夜时分绕过书房走来,然后,停在了廊道转弯处,远远望着,心下猜着,她能发傻到什么时候。

  日阳的案子结了。

  那日验了全尸,日阳的身子没有其它伤处,采花贼一说不攻自破;验尸时有坐婆一同,而其慑于陶知行专注坚定,不敢造假捣乱,当堂在尸帐上画押确认无误,黄大人自是无话可说。

  然而此案只能将过错全都归到了杀害日阳、山中袭击他们的黑衣人身上,追究不到其后指使者。这样的结果,应该不让人讶异?

  杀害日阳是死罪,暗杀朝中官员就算失手亦是死罪,可再怎么罪孽深重的人也只能死一次,于是,陶知行的伤,得不到一丝平反补偿。

  她在意吗?一点也不。

  在意的,是他。

  陶知行的伤好得很快,回到福平后他聘了大夫入住府中,方便照料,一日两次汤药,气色好上许多,行动与常人无异。大夫说她当多休息,身子已虚,不宜再多耗心神,所以她送至书房的案帐,他不去翻、不去读,宁可她院中枯坐发呆,了无生气。,

  江兰舟不禁要去猜,她……在怨吗?

  怨他在公堂上的冷漠相对,没有出言阻止,只是任她显露身分、放下长发,就为护住一具冰冷尸体。

  那日堂上,陈大人的眼线在看着,看他如何露出弱点,好抓紧了再次打击。陈大人知道他在乎日阳,所以日阳死了;如果他当日为陶知行挺身而出,接下来,害的可能是整个陶家。

  所以他只能冷眼旁观,任她在堂上承担一切。

  手收紧,指节在手中信件上印出了折痕。江兰舟迈开步伐,来到她身后。

  在距离她三步之外,他停下,头微低,看着她一头乌发高束……自齐玉回来,她已不戴头巾,仅以男装束发。

  相识以来虽觉她对死物以外皆不上心,却不代表她没有一点自尊。公堂之上她松下发束,出于什么样的心思,江兰舟能猜测几分。

  陶知行保护的是日阳,与陶氏仵作的一点傲气,不允许旁人去破坏去改写留在尸身上的遗言与冤屈;她慷慨地以自己的名声做为赌注,并非为了他。她若有过一点后悔,心中若有一点担忧,为的是远在日江的陶氏一族,与她大哥处心积虑脱离贱民之列的苦心;她心中所系,也多半与他无关。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书页 返回目录 下载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