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手机站 > 制药小农女(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白天 黑夜

第 21 页

 

  他也正好能借此机会替父母报仇雪恨,所以这场硬仗他无论如何都不能输,也输不起。

  听他这话,张院判从进门便严肃到极点的脸色终于缓和了几分,他点了点头,心里想着果然不愧是师兄认下的义子,这份果敢与胆识当真让人佩服。

  张景皓又说道:「王宝庆与汪建业罪证的事,我会带人去查找,至于那王医女,就得劳烦张院判帮忙暗中调查。」

  「找出恒王病发的原因,本就是我这个太医的职责,张公子别客气,若有什么事,只管派人来通知我。」说完,张院判看向陈紫萁,严肃的脸上露出一抹温和笑意,「我听师兄来信说你的鼻子非常灵敏,单靠气味就能辨识出药丸中所使用的药材,而这批玉液丸又出自你手,虽然我已仔细查看过这些药丸,但还是想请你瞧瞧看,是否有什么异常?」话落,他从怀中掏出一个小巧木盒。



  「张院判客气了。」陈紫萁说完起身上前接过盒子。

  坐回原位后,她打开盒子,捏起药丸放在鼻尖仔细嗅了半晌,又瞧了瞧药丸的外表,只见大小色泽与自己制作的一模一样。

  「怎么样?」

  「里面所用的药材确实是师傅所开的方子,药丸的做工也一样。」

  张院判也没指望她能瞧出什么来,只是抱着试试的心态,于是道:「难为你了,我再回去查查看,或许是其他原因导致的。」说着,他便站起身准备离开。

  「这药丸可以留给我吗?」陈紫萁问道。



  「可以,当时拿了四颗出来,已将其中两颗融化查验过了,如今太医院还剩下一颗。」说完,他转身离开,张景皓亲自送他出门。

  第二日,宫中传来消息说,太后见太医们找不出致使恒王昏厥的原因,下旨让大理寺着手调查。

  听到这消息,张景皓与陈紫萁短暂惊讶过后,又继续找寻线索。

  张景皓派人日夜守在王家附近,甚至半夜亲自带人悄悄去王家仔细搜查了一遍,却连汪建业的影子也没瞧见。

  而王宝庆也没任何异常举动,每日除了到各药铺去巡视一遍生意,便是与朋友上茶馆、青楼,一副与此事毫不相干的样子。

  若不是张景皓心里十分肯定与他相关,只怕还真被他这表面功夫给欺瞒过去。

  张天泽也赶来京城了,第一时间就去见师弟,与张院判探讨玉液丸药方上所用药材与分量对恒王的病情是否会造成负面影响,两人仔仔细细讨论了一整晚,仍然没瞧出任何问题。

  而陈紫萁每日除了吃饭睡觉外,便一直盯着那颗药丸又嗅又瞧,同样没看出半分疑点。

  这让她不禁怀疑是不是张院判当初的判断错了,或许问题并不是出在药丸上?

  张景皓从外面回来,见她又捏着药丸发愣,心里很是心疼不舍,想劝她放弃,可他知道她是绝对不会听的,于是问道:「怎么样,可有瞧出什么疑点?」

  陈紫萁一脸沮丧地抬头看着他,摇了摇头,「我在想,问题或许并不是出在药丸上,王家拿这药丸做文章,其实只是想用它来构陷咱们罢了。」

  「有这可能,除了药丸外,王家也找不到其他把柄来陷害咱们。」张景皓点了点头,将她手中的药丸放回盒子,轻轻搂着她,安抚道:「既然如此,那你以后别再瞧它了,我一定会找出证据来,绝不会让他们的诡计得逞。」

  「好,我相信你。」陈紫萁点点头,靠着他温暖宽阔的胸膛,听着他强而有力的心跳,心里的恐慌与不安才稍稍缓解几分。

  第十五章 双方太医来申辩(1)

  转眼五天过去,大理寺终于传来消息,说已查出导致恒王昏厥的原因。

  结果如张景皓所料,出在玉液丸上,不过大理寺并没有实质的证据,而是以杭州那几名同样服用过玉液丸的富家老爷曾出现过身子不适为依据,从而断定是药丸的问题。

  如此一来便印证了当初张景皓所料,杭州的事只是个引子,为的便是替恒王发病的原因提供佐证。

  因为是太后亲下懿旨让大理寺查办,因此大理寺卿柳诚一收到寺丞王吉呈上的证据,当即下旨派人将张院判抓来大理寺,开堂审问。

  柳诚冷眼瞧着堂下跪得笔直的张院判,只见他面不改色,端着那张严肃至极的老脸,任凭他如何盘问,都只淡然回答一句——

  「玉液丸是我自己研制,对恒王的病有利无害。」

  柳诚就这样与他整整僵持了半个时辰,若不是王吉说已请了证人前来,再加上恒王得知自个儿派人去抓张院判后,派人来传话,要他擦亮眼睛审案,可别冤枉了无辜之人,他才一直忍着没有对张院判用刑。

  至于恒王说这番话的用意,在他看来,必是认为此事绝不可能只是一个用药不当引起的意外。

  恒王虽因自个儿的病被夺了太子之位,但他毕竟还活着,终究是某些人的眼中钉。

  太后之所以会下旨让大理寺查办,也是存了这个心思,所以这桩案子,柳诚若办好了,有赏,倘若办不好,只怕还会跟着受连累。

  柳诚继续质问张院判,为何他研制给恒王的药在宫外也有贩卖,张院判却说待会那证人来了他便会说出原因。

  这时,一名衙役走进来禀报道:「大人,前太医院院判冯伦带着几名太医赶来,说他们能证明那玉液丸对恒王的病情有害。」

  「快传他们进来。」柳诚看了眼身旁的王吉,猜想冯伦便是他口中的证人。

  冯伦领着四名太医大步走了进来,先向柳诚行礼后,瞧了眼跪在地上的张院判,却见他连抬头看自己一眼也不曾,彷佛自己的出现并不令他意外。

  柳诚问他有何证据能证明,冯伦忙从怀中掏出一张自己根据恒王的病情,结合张院判呈上的玉液丸药方进行辩证,然后得出的结论是药丸中所使用的草药与分量不但不会对恒王的病有利,还会加重病情。

  中医讲究辩证与论治结合,辩证就是指针对病人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与综合来辩清疾病的原因,以及性质、部位与邪正之间的关系,并加以概括。而论治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然而,诊断出疾症以及如何下药,还要看学医之人的医术水准高低。

  柳诚拿着那张辩证单子,就像看天书一般,云里雾里看不懂,不过好在最后一句倒是看明白了。

  于是他将单子丢到张院判面前,「你自个儿看看,他说得对不对?」

  张院判捡起单子,很仔细地看了一遍,最终冷冷吐出一句,「一派胡言乱语。」

  「是不是胡言,本官说了算!」柳诚被他这冷漠的态度给气得快七窍生烟,「恒王发病的原因的确是因你献上的药丸导致,而你又拿不出证据来证明药丸没问题,那本官就只能依这张单子为凭证来治你一个用药不当的罪名。」

  「老夫还是那句话,玉液丸对恒王的病情有利无害。」

  「你……」

  这时,又一名衙役进来禀报道:「大人,门外有几名太医求见,说要替张院判申辩。」

  「传进来。」

  前来替张院判申辩的几名太医都曾参与研究玉液丸的药方,当他们得知冯伦跑来大理寺指证张院判,忙赶了过来。

  柳诚本就打算派人请其他太医瞧瞧冯伦的辩证单子内容是否正确,自然乐意他们前来。「王吉,将冯伦的那张单子给他们瞧瞧。」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书页 返回目录 下载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