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静淞含笑,「有。」
「小孩子真奇怪,我以前对他也不好,收了嫡子后才对他亲切起来,但他也不记仇,我对他好,他就对我好,说来,我还没谢你呢。」
小杨氏道:「要不是你劝我要收服庄姨娘,我肯定把她打发到庄子上了,也不瞒你说,收了希哥儿当嫡子后,我便收买了庄姨娘身边的嬷嬷,担心她离间,那样我不是白辛苦一场,却没想到庄姨娘都对希哥儿说『万事听嫡母的』,希哥儿这么快跟我亲起来,恐怕也有庄姨娘的缘故。」
「希哥儿是好孩子,庄姨娘也老实,大嫂是有福气的人。」
小杨氏没孩子,无论如何无法打从内心开心,但看着姜玉琢那样,洞房花烛夜吵着肚子疼,大过年的又自己跑去自导自演,又想,这种有姑祖母靠山又人心不足的姨娘,自己能躲得过吗?
还有那杨柳梢,说来算是她堂妹,原本一直要嫁小叔的,一直强调自己是高岭之花,然后又赖在贺家不走,动不动就冒出来一句表哥你看看我绣的帕子,说自己多情深意重,然后贺家一出事,跑得比什么都快。
然后就是那个什么徐谨月,这可厉害,听说还请了过气的青楼头牌来教授房中术,缴汤,掉帕子这等把戏自然没少过。
想到徐静淞都跟这种人打交道,又觉得自己好像也还可以,没孩子是少了什么,但至少不心烦,他们大房几个姨娘都挺乖,生活是比较无趣,但简单也是一种福气。
「三奶奶。」闵嬷嬷过来,「有位卓嬷嬷说奉徐五太太之命来看您。」
徐静淞虽然奇怪卓嬷嬷怎么这时候来?但还是让闵嬷嬷去请。
很快的,看到闵嬷嬷领了一人拿着油纸伞遮雪,卓嬷嬷……可她走路的样子,明明就是她的亲娘啊。
徐静淞一下站了起来,奔出大厅直冲到外面,就着月色一看,果然是母亲,眼泪便流下来了,上前抱住,「娘!」
李氏紧紧抱住女儿,「静淞,好孩子,让娘看看,不错不错,脸还圆了些,月子有做好,娘就放心了。」
闵嬷嬷知道徐家五太太李氏被禁足的事情,会在这天跑来,恐怕也是趁着过年人人松懈才得以出门。徐五太太对女儿可真疼了,这趟跑出来,回去不知道要遭受多少责难。
贺家是皇商,当年多风光,居然落得徐家老太太不让来往,也真是欺人太甚。
小杨氏见状,大门户待久了,自然能在第一时间判断是怎么回事,于是笑说:「这里有我守岁就行,弟妹跟母亲去后头叙叙吧。」
徐静淞吸着鼻子,「谢大嫂。闵嬷嬷,去把顺哥儿抱来,仔细些,别冷着他。」
李氏想说不用了,天气冷,让孩子睡吧,但内心又着实想见外孙一面,天人交战了一下,还是选择了让孩子过来——这次不见,恐怕以后也见不着了。她今日趁着过年人手松散跑出来,明天一定会被发现,此后要出门那是万万不可能了。
大厅后面有个小房间,原本是给主人家稍微歇息用,徐静淞便把李氏带到那里去。
李氏的手冻得冰冷,徐静淞连忙把自己的手炉给她,「娘,您暖暖手。」
「娘不冷,你拿着。」
「女儿才不冷,您冷,快点握着。」
李氏拗不过女儿,只好笑着拿过,想摸摸女儿的脸,又怕过了手的寒气,手停在空中,还是放下,「你这傻丫头。」
徐静淞自然知道母亲说的是她不拿休书的事情——那是周主事觉得这种事情少见,跟同僚喝酒时说起,事情便这样传开了,现在京城人人都知道贺家落难,但更知道贺家有个不离不弃的好孙媳。
「母亲从小让女儿读圣贤书,女儿自然知道道理,贺家是遭人陷害,不是对不起我,我自然不能在这种时候离开,可是女儿总对母亲内心愧疚,娘,您别怪我。」
「娘怎么会怪你。」李氏怎么会不明白,女儿留在贺家,一半是为了贺家,一半也是为了徐家。
她若就这样离开,会让徐家蒙羞,人家会说徐家教女不善。
现在好名声传开,一堆媒婆上门要说徐家女,连有点年纪的子月都说了好亲事,就是因为徐静淞这个徐家女在夫家落难时,选择了共甘苦。
很快的,闵嬷嬷把贺顺抱来了,「徐五太太,三奶奶放心,老奴很小心,顺少爷一点风都没吹倒的。」
徐静淞连忙伸手把儿子抱过来,「娘,您看,这是女儿生的哥儿,嘴巴跟下巴是不是跟我一样?」
李氏端详,脸上露出笑意,「一样的,一个模子印出来,一看就是你亲生的。」
徐静淞腻了过去,「女儿的嘴巴跟下巴,也跟娘的一样呢,外人一看就知道我们是祖孙三人。」
李氏笑出来,「就你嘴甜。」
然后又看了贺顺,笑意藏不住,这娃儿真可爱,看到孩子一身都是自己亲手做的衣服跟外袄,内心更喜悦。
母女俩又说了一会话,远远传来敲更声,二更了。
李氏依依不舍,但还是站了起来,早上还要祭祖,人一定要到才行,「静淞,好好照顾自己,做什么事情之前想想顺哥儿,想想娘。」
徐静淞点点头,眼眶红了,「女儿知道。」
「记得,娘就算以后没办法写信,没办法过来,娘也还是惦记你的。」
徐静淞哭了起来,「女儿知道,娘保重。娘,贺家会好转的,女儿一定会堂堂正正回到徐家。」
「好,娘等那一天,孩子,娘要走了。」
徐静淞把贺顺放在踏子上,跪下给李氏磕了头,「女儿不孝,母亲千万保重。」
终章 守得云开见月明(1)
顺哥儿长得很快,会翻身,会起来,会爬,会走,开始跑步。
长牙了,学说话。
会喊娘,喊祖母,也认得贺老太太,然后这小子很奸诈,知道自己笑,大人就没辙,每次问「我可不可以……」,「我想要……」后面就会歪头笑,大人就只能说好,徐静淞就觉得奇怪了,才一岁多的小孩就懂这个,到底像了谁。
顺哥儿跟宣哥儿最好,因为两人一样小,被禁止的项目类似,玩的东西都差不多,吃饭的时候两个小哥儿走路跟天线宝宝似的,说不出可爱。
希哥儿跟风哥儿开始启蒙,家里都是女人,也不好请夫子入住,只好把孩子送回杨氏娘家那边寄读。杨家太远,孩子半个月才回家一趟,大人虽然舍不得,但为了孩子好,也只能舍了。
就这样一天一天,春去夏来,秋去冬至,四季轮回。
转眼,齐哥儿跟云哥儿也送去杨家启蒙了,日子真是过得很快的。
过年照样热热闹闹,初一到十五都吃不同的菜色,孩子们都从杨家回来,元宵后才开课,几个小爷在家里都玩疯了,外公家虽然对自己也好,但毕竟还是自家最舒服,只不过好日子总会到尽头,除夕到元宵也不过就是眨眼之间。
四个小娃又被车子送到杨家去念书,家里又安静下来。
一日,徐静淞跟贺老太太正在看帐本,窗户虽然关着,但还是有冷风渗进,带着淡淡梅花香,屋内烧着几盆炭,倒是不冷,写字翻书手都不会冻。
经过学习,贺老太太现在已经能自己看帐了,从染色石到染色草,每个字都认得,不得不佩服老人的毅力,她说要学,就真的学起来了,为母则强,这贺老太太真的一心想替儿子孙子撑起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