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手机站 > 红妆俊仵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白天 黑夜

第 31 页

 

  “这……”钱大人读了前几个人名,瞠大了眼。莫非他能将名册中所有人名默出?

  “下官的长处之一便是记性好……”将纸张递出,江兰舟道:“这是安于七王爷府中之人。”钱大人与七王爷最为交好,追了几年总该给点交代,否则七王爷心急起来,对钱大人没有好处。

  钱大人敛了笑容。今日七王爷将他招去,说的,便是此事。“我如何知道这不是你随手乱写?”

  “下官所写是真是假,钱大人心中有数。”江兰舟相信七王爷与钱大人早已瞄准数人,只是未能确认。王府中人多世代侍奉,若是冤枉了谁,只会让其他下人心生不满,就因此,七王爷才迟迟未有动作。



  “就当这是真的吧。不过……”钱大人见他停笔,沉吟半晌,失笑道:“三年前兰舟只要顶戴,我还当是赚到了。说吧,如今你这随手写来的名册,我又该用什么来换呢?”

  江兰舟噙着微微笑意,与钱大人对视着,将手盖上了他推过来的玄铁令牌。

  第11章(2)

  雪落不停。

  才知原来,福平的隆冬,不如想象中宁静。

  陶知行在房中呆坐,房门敞着,府中小仆一会跑过来,一会跑过去。



  大人即将被调回京中,成日忙进忙出的。自那日深夜廊下遇着后,她见不上几回。有日听见衙役们嚼舌根,方知大人将入刑部,在钱大人身边待着。

  原不愿为陈、钱两位大人做事,眼下此举,是为何?她摸不清。

  前不久大人上京一趟,回来后便吩咐即将至刑部任职,再过不久就要先行;至于那满坑满谷的书籍、案帐,这几日点妥上了封条,待初春雪融后再由头翁押车上京。

  当初说好随大人到福平两年,眨眼过了一年,他已要离开,那么,她是不是该打道回府?

  刑部不比偏乡小县,都堂任职,需有功名在身,就算是仵作,也非寻常仵作,不是一个小小女子能胡来的地方,就算刑部当有更多案子,或能令人眼界大开,可仔细想来,那不是大哥会允她涉足之处。

  单手支面,陶知行望向了窗外。她花了番工夫来说服自己,该知足,该见好就收。

  拖延许久,她终是提笔写了封平安信回家。

  没敢写给大哥,她写给了三哥,说明事情原委,并道她将回日江一趟,今日起程。此事还未有机会向大人开口,总想着下回见着他必要打声招呼,眼下,大人去了山城县不知何时回来,也就不必说了。反正她不擅长道别,留张纸条也就罢了。

  她现在该烦恼的,是回到日江后该面对的事。

  齐玉县之事传回日江……家族中人怪她、怨她,那是自然的,她没一点冤枉;而长兄如父,大哥原来为自己说好了一门亲事,事到如今婚事该要取消了。大哥或许不会让她出面,那么至少,她得向大哥当面谢罪。

  她已准备好要承受怒骂责罚,就算造成的伤害,无法挽回。

  这么想着,她该早早起程,早些回到日江,也早些面对应有的责问。

  回头,床上放着她的包袱,里头的东西不多,几件衣服、几本书册,昨夜已整理妥。该收的都收了,她的心……也收妥了,只剩……

  陶知行望向窗边放的一物,是那晚大人留在院中窗边的精巧布包。厚厚的白布绣金线,所绣是两棵不知名的树,再结上一个看起来极为复杂的,结扣,她没胆拆开,怕系不回去。

  包着什么?

  布料过厚,她摸不太出来。

  大人可知道自己落了东西在院中?是无意,抑或有心?

  她……是起了点私心,于是没归还、没问起,就这么收着。

  今日一别,山长水远,身分悬殊,大约是不会再见;这世上,或许有些谜就只能继续是谜。

  她偶尔想起,猜猜着这布包当中是何物,也就能忆着曾有这么样的一个人,不曾瞧不起陶家仵作,不曾对她所做所为皱眉;也许,大人不是个好人,也有些难以捉摸,在她看来却是个不错的官。做为仵作,跟在大人身边一年也学了不少活人的想法。

  所以,就此一事,让她继续猜吧。

  陶知行起身,拎起了包袱,最后再看那精绣的布包一眼,深吸了口气,转身离去。

  雪白一片的路上,无人。

  陶知行独行。她将包袱绑在身上,两手收在缝了皮毛的袖中,一步一步踏在深过脚踝的雪中,但觉寒意入骨。福平到日江不是太短的路程,大概也没人蠢得如她一般,赶在深冬时分上路,也许她该顾车或借马的……

  不过……走得缓慢点也好,可以多看几眼此地。

  蓦地,她停步,侧身回头一望,后头是一路走来在白雪上踩出的脚印。

  她不是一个爱往回看的人,只因深信后悔无用;既已踏出,又怎么可能回头?此刻心中的踌躇源自什么人,她心里明白;然而一年不是很长,他对她的影响还不够深远,过些时候便会淡去。

  陶知行这么告诉自己,于是转头向前,又再迈步。

  继续走着,四下静得有些可怕,寒风拂来,她拉高了外袍衣襟,遮上冻僵的鼻头,将半张脸埋进里头取暖。

  又不知走了多久,身后传来些声响,她没留意,直到有辆车由身边经过,到了前头不远处停下。陶知行眨眨眼,又缩了缩肩,眯眼睨着那车横着挡去了她的路,疑惑地又向前了几步。

  待她走近,那车帘掀起,当中之人正是江兰舟。

  黑眸落在她包裹得密实的脸上,他声音偏冷地问着:“去哪?”

  他的脸色十分苍白,想必是因近来忙碌睡得少所致,眼下两抹隐隐的黑,但瞪人瞪得很有力……转转眼,陶知行如实回答:“回家。”

  “京城在那头。”他抬了抬下巴,望着她身后的结路,那同样被雪掩盖的上京路。

  京城?是因声音闷在衣襟中,所以他没听清楚她刚才说的话?陶知行拧拧眉,将遮去半张脸的前襟拉下,道:“小的正要回日江。”

  江兰舟头微低地与她对视,那双眼中没有试探或捉弄。

  自入冬后从京中返回,他便日夜忙着。钱大人令他尽速回京,县衙之事将暂交山城县的李大人代为打点,许多事务得要吩咐清楚,省得日后麻烦。

  早先他打山城回来,小仆来报,说她背着包袱离府。来到房中,见到了她留下的简短字条,短短几个字,显得没有一丝留恋。

  过于忙碌,所以忽略了她……这是他的不是。

  江兰舟将车帘绑好,双手盖在口鼻呵着气,接着,他长手盖上了她冻得发红的鼻头。陶知行明显一僵,他似是喃喃道:“深夜廊下窗边说话,以为你听懂了几分,但其实你从未回应,是我自以为是了……”

  陶知行直觉要退开,却被他掌心的松墨香勾住,只能楞楞听着。

  她眼底尚有些防备,江兰舟说道:“年初到日江,为的只是讨来一人为我阅帐,何时开始竟觉两年太短,我记不起了。数年前的一事在我心中结下难解心结,我满心想着赎罪,想着为日阳做些什么;若日阳愿意,我便给她个名正言顺的身分。世上知心人难寻,但有人从此相伴,彼此照应,若那人是日阳,就算她心中对我始终有埋怨,或甚至想着报复,也是无妨。这想法何时起了变化,何时开始盼望身边之人能知心、能真心……我亦记不太起了。”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书页 返回目录 下载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