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手机站 > 红妆俊仵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白天 黑夜

第 12 页

 

  她的世界约莫就是这副石盆装水的模样吧?装不满,也倒不干,风再如何吹皲,草再如何划过,也只是在表面,烙不下痕迹……

  手中的草有一下没一下地轻点水面,陶知行又趴低了身子。

  “阿九……阿九!”

  意识过来时,几声叫唤由远而近,陶知行循声看去,是一府中小仆。



  就见他快步来到自己面前,递出手中一张对折的纸条。

  “大人交代要交给阿九,请阿九即刻过目。”小仆说着。

  将长长的草衔在嘴边,陶知行依言接过,却未打开,直觉望向回廊另一头。

  小仆也跟着瞥了眼无人的廊下,道:“大人带着三位大人与魏师爷、贾护卫上碧落阁去了。”

  上青楼呀……还以为他与其他当官的有多么不同呢。应了声,见小仆退下,陶知行低头打开手中纸条。

  沉稳的字迹写着:其一,麻香。其二,书房,西二。



  “……”打哑谜?陶知行嘴角抽了下。

  麻香指的应是大人赠与她的麻香堂麻油……是了,那日大人似乎提及有两件事要同她说,不过那时她沉迷于纯正金标牧童戏水瓶身,没留意大人后来说了些什么。

  书房、西二……指的又是什么?

  府里有书房的,就只有大人和魏师爷……转转眼,陶知行吐掉口中的草,回身迈步。

  推开门,一股淡淡松墨香。

  陶知行立在敞开的门边,环顾阴暗窄小的书房内。

  本就不甚宽敞的房内被书架围起,遮了窗,只留了一点隙缝,于是显得昏暗。四面靠墙摆放书架,相隔一人能通过的距离,再摆了第二围书架。陶知行来到狭小的走道中抬头,书籍一层迭一层,令她顿时有些头晕。

  书房中央一张长案,案上是文房四宝、棋盘棋子,几本棋谱摊开,一本压一本,细看最上头那本,朱色的字迹圈了几圈。

  “西、二?”按着棋谱经纬读出,陶知行弓起纤指,挠挠头顶。她再一次摊开了手中纸条,盯着西二两字。

  不是巧合?

  可是真的太难懂了……陶知行斜靠在案上,双手环胸;那刻,日落西山,些许光线穿过窗、穿过书间隙缝,染了书房一束暖意。

  呃,该不会……这也不是巧合?

  陶知行缓缓转向书房西面,看了老半天,看到天都黑了,她点上灯,来到书架间翻着一本又一本的棋谱,忽地发觉靠墙的书架下层,最阴暗处有几口蒙尘的箱子,她蹲下身将之一一拉出。

  抹开了尘,手中的灯照在箱上的字。宁武七年、宁武八年、宁武九年、明永一年、明永二年……

  直觉地解了箱封,打开。

  手抄的陈年案帐数本相迭,几捆布包摊开后是各式检验器具,当中一包令她手中一顿,只因上头绣着大哥的名字。

  这捆器具她自是识得,是陶氏检验用具,由家族中领后辈入门的长辈传下,她也有一副;只是她的多加改造,与眼前大哥从前用过的传统器具相比,已有多处相异。

  仵作各派有各自手法,检验器具向来不外借,此物曾是大哥的,又怎么会到了大人手上?大哥在京中的最后几年已是无心仵作工作,但能让他将器具相赠,想必深得大哥信任。

  信任?

  ……这是为何大哥连代代相传的陶氏检验录也能奉送?甚至连百劝不听、恨不得锁在自家地窖中直至醒悟的小妹,也能放心相托两年之久……

  陶家人一向相信证据多于其它,至少,她难以将信任投注在一个活人身上;能得大哥完全信任之人,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

  只一瞬,陶知行甩甩头,甩掉这陌生又莫名的念头。研究一个活人是没有意义的,因为理解了他的当下,并不代表能永久理解,更无法判断其行径;没有意义,自然不该多花心思。

  握着手中的布包,考虑了片刻,陶知行又往箱中深处挖着。这箱东西不是活物,在福平的日子也还有许久,既然如此,就……打发打发也好。

  这么想着,陶知行翻出了整箱的陈旧物品后,箱底一张雪白新纸写道——

  带走。

  第5章(1)

  “大人,日阳怎么不记得从前您是这么样的一个人?”

  软软的声音,微微的香气,昏昏的烛光穿过细雕灯罩映出一山迭一山的剪影。在这令人舒心的房中,江兰舟侧身躺在床上,眼轻阖,过了许久才回问:“怎样的人?”

  不远处的木圆桌前,偏艳的长相,日阳一身牡丹怒放的红衫,径自斟酒喝着。听闻那问话,她娇笑一声,仿佛笑他的问话太过刻意,毕竟今晚临近福平三县的县令全都来到了碧落阁,甘鸨母的嘴都快笑到裂开了哪。

  “来日阳这儿,不就是贪图一餐好食、一夜好眠吗?今儿带了一伙人来,

  应酬了整晚,这不像您。”娇柔的语气里,不掩嘲弄。

  日阳说话一向直,就跟鹰语一样,追根究柢也是他纵容出来的。是他活该吧。江兰舟无奈地回着:“府里有人日夜盯着,自然吃不好吃、睡不好睡,来你这只求一夜安枕。今日是顺着几位大人的意,甘鸨母自会明白这都是你日阳的客,我待你好,你就别挖苦我了吧。”

  “……日阳何时计较有没有客人上门点牌了?,”她轻哼了声,瞟了眼就快睡着的江兰舟,转道:“倒是自年初您就没来过了。日阳听说大人忙着杀人案子,还以为您肯定忙得昏天暗地的,想不到今儿一见,气色挺好……近来,都睡得安稳?”

  那问话,令得江兰舟又是一阵沉默。

  的确,他很难睡得安稳。

  从前并不浅眠,然而如今阖眼,时常辗转,思绪有如转不停的陀螺,绕着旋着奔着,成日不停;至好不容易缓了缓,却遭挥鞭抽打,只有在疲累得就要倒下时,他才终于不支昏厥过去一般,得片刻休息。

  江兰舟选在日阳的房里昏睡,毫无防备地昏睡。数年来他说不出口,但在心里有抹鬼魅穷追不舍。

  鬼魅伤不了人,他这么告诉自己;若有日谁追上了他,制裁了他,江兰舟希望是在日阳的房里。

  这样至少,他最后还能再看那墙上映上的山景一眼——

  眼未睁,浮现脑中的不是灯上罩着的,每回看着看着,便能静下心的纸剪山水;莫名浮现的是那个满鼻子猪肉咸香的午后,某个低头猛啃猪腿的身影。一笑,而后敛笑。

  江兰舟回忆,初见陶知行时,在掏空了内脏那具猪尸上头拿过肉包堵住嘴的模样,那眼神透露出对外界一切事物的不在意,令他难以忘怀。起先对一个年纪不过十七、八的仵作,其检验手法如何,心中存有极大的疑问与不信任;然而在亲眼见过陶知行验尸后,见他心无旁骛、锲而不舍,只为找到一样证据来证明自身推断无误后,不得不心服口服。

  陶知行看得见生死,也分得清生死,只是选择了在远处旁观,没有太多情感干扰,于是看得更细微。

  ……是从他们回到福平开始的,抑或是更早之前?江兰舟会将自己与陶知行做比较——对于案情,谁估得准、谁费心多,对于看待事物的方式,何处相似、何处相异?

  为何比较,他说不上来。

  可能,最早的时候认为老友知方与自己能交心,也志趣相投,才会不自觉地在陶知行身上找寻与其兄相似之处,盼能再得一知己。

  说到底,是他太寂寞了?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书页 返回目录 下载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