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手机站 > 倾国东宫(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白天 黑夜

第 23 页

 

  仿佛察觉到黄梨江讶异的眼色,真夜微转过脸来,嘴角挂着浅笑道:“难得能和弟妹们一起拜见父皇,古有圣贤明言,要治国,必先齐家,真夜在此与弟妹们同祝父皇与皇祖母永寿无疆,今日竞射,兄弟们互相切磋,不论输赢,免伤和气,父皇不如命儿臣开的,教大家轮番演射,为皇祖母祈福祝寿,如何?”

  状似不经意的提议,竟出人意料的反转了原先非得争个输我赢的射赛。

  白发如银的皇太后乐见皇子们友爱不争,顺水推舟道:“太子真有心,君王就陪我这老人家在一旁看看皇子们的射艺有无长进吧。”

  孝德帝生性至孝,当然爽快应允。“准太子所言,众皇儿都去准备吧。”眼角瞥见不远处脸色苍白的玹玉,又道:“玹玉一起入座帐来,陪皇祖母聊天。”摆明了特许体弱的七皇子不必参加竞射。



  隐秀唇角微微抖颤地道:“不,父皇,儿臣可以与射。”

  不必君王开口,皇太后已招手。“好孙儿快过来,身体不好,别逞强。”

  隐秀无奈地顺从了君王与太后的旨意,第一个在竞射中缺席。

  而这厢,领命而去,准备开射鹄的真夜,身后则跟着个为他捏着一把冷汗的俊秀随从。

  看着真夜迈步向前的姿态,黄梨江忍不住忧心忡忡的想:他可知道他在做些什么?

  也许假藉君上的旨意扭转这场竞射的性质,是满聪明的做法,可他有办法在众人面前一箭中的的么?



  的,也就是鹄的,在天朝“士射礼”中,开射者必须一箭中的,才算是完成开射,通常是由年高德勋的长者来进行这项仪式。

  如今真夜自愿开的,固然颇有勇气,但万一射不中,该怎么办?

  仿佛明白黄梨江内心的忧虑,真夜突然停下脚步,回过头来,笑望着他。

  “侍读。”他唤道。

  沉浸在忧虑中的黄梨江差点没被他给吓死。“什么事?”

  “拿过来,我的弓。”他指了指黄梨江背在左肩上的长弓。

  这把弓是北地藤弓,由技艺一流的工匠制成,若交由善射者来使,威力无穷;但真夜不善射,他只擅长、擅长唱一些低俗的艳情小曲……

  众目睽睽之下,黄梨江发觉自己为他担心得,都快要不能喘息了。

  担任开的射手,整场赛事中,真夜只需射出一箭。

  但这一箭,必须一箭中的,不然会被视为不祥之兆,射手也会颜面扫地的。

  “瞧,满脸是汗,今儿个太阳是火烈了点,去阴凉处歇着吧。”真夜笑着要拿弓,不料他的随从却五指硬扣着弓身,紧紧不放。

  好气!好生气自己居然这么担心!他颜面扫地,与他何干?!反正他黄梨江终究会离开他这团烂泥,何必在这里自寻烦恼!

  真夜神色自若的扳开他侍读手指,拿走他死命不放的弓,对他微微一笑,并催促:“去啊,去一旁等着,仔细看本太子雄姿英发。”

  什么雄姿?!不要射偏就好了,还英发嘞。黄梨江警醒过来,挥袖抹去额上冷汗,勉强找回一贯的自制与冷静。

  “卑职祝太子殿下开射顺利。”

  真夜微笑。“这是当然的,去一旁候着吧。”

  一时无言,黄梨江僵硬的退到一旁,与其他皇子的侍从们站在一起,忍不住担忧的看着真夜取走卫士箭筒中的一支箭,回身恭敬的向帝后的座帐方向致意后,便走向已经架好的鹄的前方,站在约百步远的距离处,待射。

  身旁众侍从们窃窃私语着,没有一个人看好太子的射艺。

  众所皆知,太子无才。可不知为何,黄梨江却盼望能有神迹出现。尽管他过去并不迷信鬼神……

  可是此时,如果能有一阵偶然的风,把那支该死的箭带向鹄的正中。或者是真夜突然掌握了射箭诀窍,实现他百步穿杨的夸口。也或者是神灵庇佑,让真夜不至于在众人面前出丑。身边的人如何议论,他已经听不进去。他眼中只有一个挺拔的身影。一个孤立、绝望的身影。而他祈求着神迹、神迹、神迹、神迹、神迹、神迹……

  再然后,真夜稳住步伐,姿态俐落地挽起弓,单眸微眯,将视线专注在远方鹄的上,随着手臂肌肉一缩一放,箭矢破风射出——神迹!

  他居然意见中的!

  一定是神迹……

  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黄梨江已经无暇留意了。

  “晕了,有人热晕了!”

  耳边听见慌忙的呼嚷声,他圆睁着眸,神魂仿佛不属于自己,只能死命盯着那不知何时已成为他眼中唯一的身影。后来,这夏日的竞射,有一名在场的史官将此事记上一笔——隆佑十六年,夏,帝驾幸御苑观诸皇子竞射,明光太子意见中的,群臣赞叹。帝命翰林黄乃即席作《射者中赋》。帝素好文学,时,太子侍读黄梨江,翰林黄乃之子,随侍在侧,帝本欲召见,命翰林父子同题作赋,然因灼热,有多名侍从晕厥,黄梨江亦在其中,少时,太子赴太医院探视其侍读,审其容态,竟疑为断袖,无奈世人不察,此或独为史家所目。

  ——内史福东风《隆佑朝诸王史》残稿

  入夜后,史馆馆阁里,夜值的少年史官道:“福东风,没有的事,怎乱写?”

  他们是当朝史官,虽然还知识小小的八品内史,但祖训教诲,秉笔直书,写史务求真实,这教诲他牢记心底,但他孪生兄弟福东风却似乎不怎么放在心上。

  闻言,正在书柜前整理其他校书郎送来的史料,福东风转过身来,是一张与同胞兄弟福西风一模一样的俊颜,眉眼略略挑起。“我乱写什么?”扬了扬手中福东风平时作为私人嗜好撰写的《诸王史》,福西风道:“写太子断袖,无凭无据,不是乱写是什么?”

  “两个回答。”福东风条理清楚地说:“其一,没有人能证明太子不是断袖,他年纪已十九,却还没有册妃,短袖的可能性会逐日传开来;其二,我就算是乱写,也是有根据的乱写。”

  尽管福西风从小就跟他这个同胞兄弟理念不合,听闻此言,还是忍不住挑了挑眉。“哦?愿闻其详。”福东风俊眉略略扬起。“太子去太医院探视黄梨江时,我瞧见了。”那时他刚好假借尿遁的名义,在御花园里闲晃呢。

  “瞧见了什么?”福西风浩气地追问。“我瞧见——”

  “们俩不做正事,在议论些什么!”声若洪钟的福太史出现在玄关外,走进馆阁时,顺道关上了门。“爹。”兄弟俩不约而同心虚一唤。“不是说过在宫里要喊我太史么?”福太史摇摇头,压低声量道:“这么爱谈论是非,小心祸从口出。”兄弟俩立即噤声,就连福太史取走福西风手里的札记,直接送入一旁的火盆中,也不敢吭一声。“这东西不可能出现在宫廷里,不论真假,写下皇家秘辛,大祸就会临头,如果还想留在宫里好好当一名史官,什么事不能做,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必须要做,以及该怎么做,脑袋得想清楚。”

  “是。”兄弟俩不敢有半句不是的言论,毕竟,史有殷鉴,他们都清楚掌史的史官在写史上若稍有差池,往往会招来灭门大祸。教训完儿子,又以太史的身份督促两名年轻的史官整理完当日繁杂的史料,稍闲时,福太史才道:“论起口风紧这一点,们还输那丫头一截。”提起“那丫头”,福东风不禁蹙眉,问:“福……那丫头还是坚持要入宫么?”为了升任左右史,负责记录帝王起居,他和西风已经有一段时间没回家了,难得见到父亲一面,赶紧问个清楚。打从六年前捡了男扮女装,入宫充任女史的福南风一面,福家隐不出世的么女——福气,就立定志向,打算入宫当女史。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书页 返回目录 下载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