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手机站 > 俪人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白天 黑夜

第 39 页

 

  项少初无奈地看着卫齐岚,心中所想,竟与他不谋而合。

  有时,不点破事实,只是为了能更彻底地运用棋子的力量。他们两个就是这位君王手中的两只棋。

  「少初。」少王唤道。

  「臣在。」



  「如果我现在准许你们回乡归隐,你会走吗?」

  「不会。」

  东陵少王满意地点点头。「好,很好。只可惜了将军一片情深意重啊。」

  「臣甘之如饴。」他说。

  「好个甘之如饴。那么卫将军,如果本王要你率领一支军队去帮助南夜国呢?昨日本王才收到南夜国女王的紧急书函,说她们遭到一支边境叛军的攻击。南夜国素来与东陵友好,你愿意率军去帮助她们平定国内的战乱吗?」

  战争。项少初脸上写着担忧。但卫齐岚已点头应诺,「臣谨尊王旨。」



  东陵少王满意地笑了。「很好,带着金虎营中十五万的大军,去为本王宣扬东陵的国威吧。至于少初,本王会替将军好好照顾他的。」

  换句话说,掌握住卫齐岚最重视的人,也就掌握住了这位不驯的将军。东陵少王的如意算盘正是如此打算的。

  这结果,使他们来不及私下告别。

  当天他就前往军营点兵,并写信请容四郎来军中与他会合。而她,则回到尚书府中,着手推动国家的新政。

  他们都没有料到,接下来几年,东陵王的羽翼逐渐丰厚。卫齐岚为他出征邻国的次数也越来越多。

  戍边的将领换了人。紫衣将军的威名威震了邻近数国,纷纷前来朝谨。一个国与国之间的势力拔河即将展开。

  天圣五年。女子国试正式推行。

  主考官为礼部尚书奉请王上钦点的翰林学士李善缘。监试是同为翰林学士的穆英殊。

  参加国试的女子上从官员子女,下至平民百姓皆有之。

  最令人惊异的是,向来深居宫中的公主也出面应试,并一举摘下探花的头衔。

  当第一批应试中举的女子进入朝廷后,东陵国的内政开始出现了许多的变革。当然,过程中有道不尽的难题需要解决,但在主事者坚定的毅力下,最终都迎刃而解了。

  到了天圣八年时,朝中官员的新进官吏,已有三分之一是女性官员。

  而人们心中的英雄紫将,却在这一年的秋天,一次出征后,率军回国途甲,传来被两支身分不明的军队突袭的消息。

  军情急送回京。得知将军死生不明,使礼部尚书当场从朝议中告病退席,俩朝文武,议论纷纷。

  *

  第12章(2)

  紫将失踪的第十八天,有两个人骑着马赶到了军队的驻扎地。

  大军现由金隶儿将军统领,早在统帅遇袭的当下,他已经派出大批人马四区搜寻。但回报的结果都是没有发现将军的踪影,他就像是凭空消失了一样。

  而那两支突袭紫将的军队虽然即时剿灭,但摔下山崖的紫将却依旧下落不明。

  项少初一直无法相信卫齐岚会这么简单就死去,在她心中,他几乎已是不会战败的英雄,他决不可能会轻易地死在他人手中。

  为了验证他的生死,她立即请命赶往大军的驻军处。

  容四郎见到她时,只是摇了摇头。「你来晚了,项大人,卫将军他可能已经凶多吉少。」他将事情发生的经过简单地重述了一遍。

  当时由于敌军已经投降,所以他们只带着少数几个士兵做例行的侦察。是卫齐岚发现情况有异的,但已经来不及通知后方的主军。

  敌军的残部突然出现,将军为了断后,坐骑中箭,竟跌落险峻的山谷。虽然他们即时将吊桥砍断,阻止了敌人的进袭,但是也失去了将军的下落。

  听完说明后,项少初只说了一句话;「拨给我十五个人,我定会找到他。」他带着王上的印信前来,奉旨探查紫衣将军的生死。

  他们没有办法拒绝他。容四郎自愿带着十五个人陪同她寻找卫齐岚的下落。

  在卫齐岚失踪的第二十八天,他们在一个险峻的山谷中,找到了他。

  他身负重伤,但并未死去。

  每个人都看到了,当将军被找到时,项少初脸上无法掩饰的情意。

  在场的人都知道了一件事,那就是传言当今紫将与礼部尚书之间有着不可告人的私情一事,果然是真的。

  当时这位从王城来的大人说:「你不能死。」

  而受伤的紫将则说:「我不会死。」

  *

  天圣九年。卫齐岚选在城郊一个僻静的山谷中筑室休养。他受不了人潮汹涌的将军府,也无家可归,因此在山中筑室。项少初已经许多日不曾来探望他。但其实他已伤愈,只是不想太快离开京城。

  过去几年,他被王上以各种名目派到各地去打仗,两人见面的次数寥寥可数,仅能藉由少数的信件了解对方的状况。

  如果他能有一个好理由待在她身边,他实在不想轻易放过这个机会,因此总是对外声称自己尚未伤愈。

  看着悬挂在墙上的银蟠宝剑,他渴望能收起这把剑,改拿锄头耕地。他在新筑小屋的周遭开垦了一小块田地,种起了豆子和玉米。

  他不知道,此刻,朝廷里正发生着一件大事。

  吏部尚书告老退职,王上任命礼部尚书改任吏部尚书,接任首辅之位。朝中人事发生巨大的变动。

  有这么多的恩宠加诸在项少初身上,然而他却拒绝了这项升迁的命令。

  「很抱歉,王上,微臣恐怕无法胜任首辅大位的重责。也请吏部尚书重新考虑去留的问题,尚书大人身体仍然十分硬朗,应足以继续担任朝廷之栋梁。」

  每个人都讶异地看着项少初继续说下去:「倒是微臣,这几年来为了东陵的新政劳心劳力,身心都不堪负荷,还请王上恩准臣退职还乡。」

  东陵王脸上闪过一瞬间的恼怒。「爱卿此言差矣,新政是由爱卿所主导推动的,要是爱卿就此退职,那么谁能继续推动这些政策?爱卿难道忍心看着五年多来的新政成果付诸流水?」

  左侧,站着一批由项少初亲手提拔上来的官员,其中有男有女,他们都持反对的意见。「请项大人三思。」

  「如果真是体力不堪负荷,那么准假半年如何,或者一年也没问题。爱卿可以在休假期间好好调养身体,不必因此轻率退职。」东陵王提议。

  但项少初只是仰头微笑,他的视线一一望向朝中的女性官员,最后,停留在东陵王脸上。「王上可还记得当年您亲手赐花一事?」

  东陵王记忆极佳,他当然记得。「当年爱卿并未接受本王的赐花。」使他耿耿于怀。

  「事隔多年,王上可想知道原因?」

  东陵王点头。他当然想知道到底为何他最看重的大臣始终不愿受花。「爱卿现在是要告诉本王,你改变心意了吗?」

  项少初摇头。「当年少初受王上钦点为新科进上,曲江宴上,却无法接受王上的赐花。只因为当时,臣,名不正、言不顺。」

  他继续朗声说:「如今,朝中有多位女性大臣,女子参加国试已是定局,东陵朝政将不同于过去,因此微臣恳请王上能恩准微臣的请退。」

  听到这里,东陵王终于领悟过来。他先摒退满朝的文武,只留下项少初一个人。代现场清空后,他走下王座,平视着项少初道:「少初,如果本王允你退职,还有机会再见到你吗?」

  他恭敬地回答:「如果王上想再看见的是项少初,那么恐怕是不可能的了。」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书页 返回目录 下载本书